倫敦音樂劇如何購票?簡介必看特色英國音樂劇

到英國留學,一定少不得的地道體驗當然是欣賞英國音樂劇。說到音樂劇重鎮,一定是倫敦「西區」(West End)。假如想一睹英國特色音樂劇的風采,你就要留意以下由 Cyclopes 為你提供的倫敦音樂劇購票須知,知道以下小貼士還有機會可以用優惠價錢欣賞到世界級水準的音樂劇。

London Musicals Les Miserables Poster
London Musicals Les Miserables Poster

Source: iStock

了解倫敦音樂劇重鎮 什麼是「西區」?

倫敦「西區」到底在哪裡?在倫敦地下鐵系統,你不會找到「西區」這個站,因為「西區」其實是一個區域的概括性統稱。鼎鼎大名的「西區」是指「倫敦市的西邊」,基本上包括柯芬園(Covent Garden)、蘇豪區(Soho)、唐人街(Chinatown)及李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這四個區域,其對於音樂劇的重要程度甚至與紐約百老匯齊名,是英語系國家中其中一個劇場最密集、最高水平的地區,因此如果問起英國音樂劇要去哪裡看,一定非西區莫屬。

倫敦音樂劇購票資訊 如何買到最便宜的門票?

一般而言,在音樂劇官網購票都比其他平台便宜,位置選擇較多及理想之餘,亦相對有保障。不過,假如想購買最便宜的門票,或者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式:

TKTS(The Official London Theatre Ticket Booth)

  • TKTS 除了有網上商店,亦有位於李斯特廣場的售票亭,除了可以購買最早一週後上演的音樂劇門票之外,最遲亦可以買到上演前 5 分鐘的門票。只要不害怕需要排長龍,用這個方式很容易用便宜價格買到前排座位。

TodayTix APP

  • TodayTix APP 是一個可以方便地購買音樂劇折扣門票的手機應用程式,在這個應用程式上會有限量釋出的 Rush Ticket 限時折扣票及 Ticket Lottery 抽籤票,假如靠運氣搶到票,票價最平只要原價的三分一,非常划算。
How to purchase cheaper tickets
How to purchase cheaper tickets

Source: Freepik

特色英國音樂劇推薦 4 大人氣音樂劇

不少在「西區」上演的作品,無論是音樂劇、舞台劇、歌劇、甚至芭雷舞劇都是世界頂尖,加上與百老匯相比,「西區」的門票價格優惠得多,因此吸引不少留學生及觀光客到倫敦觀看。那麼,有那些演出非看不可呢?

《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不少人遊客都會慕名到 Her Majesty's Theatre 觀賞世界著名的《歌聲魅影》音樂劇。這部音樂劇改編自法國小說家 Gaston Leroux 的小說 Le Fantôme de l’Opéra,從 1986 年開始,已經翻譯成二十多種不同語言,並於超過四十個國家公演,與《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等被並稱為「世界四大音樂劇」。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慘世界》改編自 19 世紀法國大文豪雨果 Victor Hugo 的同名小說,同樣是「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悲慘世界》由 1980 年開始,已陸續被翻譯成二十多種不同語言,在超過四十個國家公演,入場觀賞的總人次已經超過 7000 萬人。此劇亦是在「西區」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第一次到倫敦的你絕對不容錯過。

《冰雪奇緣》(Frozen)

喜歡《冰雪奇緣》這部作品的人們,絕對會喜歡正在皇家特魯里巷劇院(Theatre Royal Drury Lane)上演的《冰雪奇緣》音樂劇。這部音樂劇由迪士尼官方製作,絕對是品質保證。劇作由屢獲殊榮的創作團隊配合驚人的特效搬上大舞台,並會演唱眾多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將觀眾帶到彷如置身魔法其中的冰雪世界。

《媽媽咪呀!》(Mamma Mia!)

適合與朋友、家人一起觀賞的合家歡音樂劇!《媽媽咪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劇之一,講述即將訂婚的蘇菲亞決心找出親父身份的故事。 劇中演繹多首天團 ABBA 的音樂作品,讓你盡情沉醉,一起熱情高唱。這部音樂劇已在二十年內演出超過 8,500 場,在多個上演城市都打破票房紀錄,值得一看。

Mama Mia Musical in London
Mama Mia Musical in London

Source: Official London Theatre

到英國留學 感受當地文化底蘊

以上倫敦音樂劇劇目大部份都適合第一次看音樂劇的觀眾,假如想深入了解英國音樂劇特色,不妨抽空購票到倫敦欣賞音樂劇,親身感受劇場氣氛。心動想到英國留學?事不宜遲,立即與 Cyclopes 的升學專家聯絡,讓我們為你挑選最合適你的升學選擇。


Synchro 教育小編

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有關教育趨勢的深入見解,重點關注未來學習、最新發展及跨學科方法。涵蓋本地及國際教育創新,啟發學生培養批判思維、適應變化,並探索更多學術可能性。